“孩子腹泻脱水,吃安健的补液盐三天就好转”“在公司干了 10 年,从学徒到研发组长,是安健给了我成长的底气”—— 提到西安安健药业,无论是长期用药的患者,还是一路相伴的员工,总能说出一段与 “信任” 相关的故事。自 2001 年扎根古城西安,这家药企没把 “信誉、意志、职责” 的文化挂在墙上,而是让它成为每一粒药品的 “隐形说明书”,融入 24 年守护健康的每一步,成为秦地百姓心中的 “放心药企”。
信誉:患者口中的 “救命药”,藏着不妥协的较真
“要是没有博叶口服补液盐,我家孩子那次脱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!” 家住西安的刘女士,至今记得去年孩子腹泻时的焦急。当时孩子连续三天腹泻,出现脱水症状,医生推荐了安健药业的口服补液盐,服用三天后症状就明显缓解。“后来我才知道,这款药每一批都要经过三次检测,连微量元素都卡得特别严,难怪医生都推荐。”
刘女士不知道的是,为了守住 “药品安全” 的底线,安健药业有个坚持了 20 多年的规矩:每批药品留样三年,哪怕过了保质期,也能追溯生产全流程。去年夏天,一批口服补液盐因一项指标接近标准上限,质检主管李工当即要求重新检测,哪怕耽误交货期也绝不妥协。“客户后来知道了这事,不仅没怪我们,反而长期合作,说‘你们的较真,让我们放心’。” 李工说。疫情时,安健更是连夜调配 4800 件补液盐送往武汉方舱医院,拒绝经销商加价抢购,用行动诠释 “药企的信誉比利润重要”。
意志:研发人员的 “十年攻坚”,熬出新药的温度
“整整十年,我们终于让维生素 K1 脂肪乳注射液稳定量产!” 研发组长小王的办公桌上,摆着厚厚的实验记录本,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。为了攻克这款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新药,小王和团队熬过了无数个通宵:有时为了调整配方,一天做 20 多次实验;有时设备故障,之前的成果全部归零,但没人想过放弃。
“公司特别支持研发,不仅送我去中国药科大学读博,还投入数千万元建实验室。” 小王说,安健药业对研发的 “执着”,让很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有了成长的舞台:研发人员月薪最高达 18k,还设立 “创新奖” 鼓励突破;与高校共建研发平台,让技术难题能快速对接专家资源。如今,企业已拥有 28 项专利,多款新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,而这些成果的背后,是 “坚韧求进” 的意志在支撑。
职责:山区孩子的 “健康课”,延续药企的温暖
“安健的叔叔阿姨,什么时候再给我们讲健康知识呀?” 在秦巴山区镇坪县城关小学,孩子们总是盼着安健药业的志愿者来支教。这是安健坚持了 8 年的公益项目:每年组织员工走进山区,不仅带来文具和助学金,还开设健康科普课,教孩子们识别过期药品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。
“有个孩子说,以后想当医生,守护大家的健康,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。” 参与支教的员工小张说,除了支教,安健还联动高校在山区建立黄连研究会,帮村民改良药材种植技术,带动当地增收。疫情时,企业紧急改造生产线,日产 3000 只护目镜支援一线,还承诺 “不裁员、不减薪”,给员工吃下 “定心丸”。“公司不仅对客户负责,对员工、对社会也有担当,这样的企业,我们愿意跟着干。” 小张说。
24 年里,安健药业没做过太多宣传,却用患者的信赖、研发人员的坚守、山区孩子的期待,把 “信誉、意志、职责” 的文化写进了人心。当一家药企把文化变成药品的 “安全保障”、员工的 “成长动力”、社会的 “温暖担当”,自然能在守护健康的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,成为秦地大地上最可靠的 “健康伙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