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疫情时连夜赶制护目镜,48 小时把救命药送抵武汉方舱”“从校招新人到研发骨干,公司送我读研读博”—— 在西安医药圈,西安安健药业的名字总与这些滚烫的故事相连。自 2001 年成立以来,这家集科研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药企,以 “信誉、意志、职责” 为精神内核,将企业文化融入每一粒药片、每一次驰援、每一步研发,24 年扎根秦地,成为患者与行业信赖的 “健康守护者”。
信誉为本:药盒里的 “生命承诺”
“这批口服补液盐,重金属检测要做三次平行实验才放行。” 在安健药业的 GMP 生产车间,质检主管李工的操作台上摆着三排检测样本。作为国内独家新药口服补液盐 III 的生产企业,这里有个铁规矩:每批药品必须经过 “原料溯源、过程抽检、成品复检” 三重关卡,任何一项不达标立即销毁。
这份对信誉的坚守,在疫情中尤为动人。2020 年,武汉多家方舱医院急需补液盐为脱水患者补充能量,安健药业主动请缨,连夜调配 4800 件博叶口服补液盐,价值 16.32 万元,48 小时内送达金银潭医院等三家定点机构。当时有经销商加价抢购,总经理胡华丽当即拒绝:“药品是救命的,不是谋利的工具。” 正是这份较真,让企业连续斩获 217 项药品采购资质,成为多地医保采购的优选供应商。
意志为翼:实验室里的 “十年攻坚”
“从合成到制剂稳定,这款维生素 K1 脂肪乳注射液花了整整十年。” 研发总监傅卫国的办公桌上,摆着厚厚的实验记录本。作为拥有 28 项专利的创新型企业,安健药业把 “坚韧求进” 的意志刻进科研基因 —— 为攻克凝血功能障碍治疗难题,研发团队历经上千次实验,终于在 2021 年拿下两项核心专利,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。
这种钻研精神更延伸到人才培养中。企业坚信 “人才是核心竞争力”,搭建起 “校企合作 + 公费深造” 的成长体系: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,每年输送数十名员工攻读硕士、博士学位;设立制剂研究员等高薪岗位,开出 12-18k 月薪吸引行业人才。“公司报销学费让我读博,现在能带队攻坚新药,这种信任比高薪更珍贵。” 入职 8 年的研发骨干小王说。
职责为魂:从秦巴山区到抗疫一线
“谢谢阿姨,有了奖学金我能安心读书了!” 镇坪县城关小学的留守儿童接过助学金时,眼里闪着光。这是安健药业参与的公益项目之一 —— 通过陕西校友会,企业在秦巴山区多所学校设立奖学金,还联动高校共建黄连研究会,助力传统医药产业升级。
疫情期间的担当更显初心。得知一线急需防护物资,企业紧急改造生产线,实现护目镜日产能 3000 只以上。当资金周转遇困时,税务部门加急退还 4000 万元税款,而安健药业转身就将资金投入产能扩大,保障物资供应。对员工,企业同样尽显责任:五险一金、定期体检、采暖补贴等福利全覆盖,疫情期间不仅不裁员,还为加班员工发放专项补贴。
24 年深耕,安健药业没把 “信誉、意志、职责” 挂在墙上,而是用合格药盒里的承诺、实验室的灯光、山区孩子的笑脸,把文化酿成了实实在在的担当。当一家药企把生命至上刻进初心,把坚韧创新融入血脉,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,自然能在守护健康的路上行稳致远,成为秦地大地上的 “健康脊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