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从偏远乡镇药店到区域健康枢纽,嘉德陪我们走过最难的 3 年”“疫情封控时,他们顶着风险送药,连小区保安都为他们点赞”—— 在重庆医药圈,重庆嘉德医药有限公司的口碑,是 16 年时光里用一个个实在行动攒下的。自 2008 年扎根山城,这家企业以 “诚信筑基、服务惠民、创新致远” 为文化内核,把对健康的守护,藏在爬坡上坎的配送里、药店帮扶的细节里、应急保供的担当里,成为重庆人信赖的 “健康伙伴”。
诚信共生:让乡镇药店 “活” 起来
“要是没有嘉德,我的药店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。” 在重庆万州某偏远乡镇,药店老板李叔的感慨道出了很多基层从业者的心声。3 年前,他的药店因位置偏、客源少,每月盈利勉强够交房租,药品品类单一,连常见的慢性病用药都不全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联系上嘉德医药,没想到迎来了转机。
嘉德不仅为他优化药品结构,根据乡镇居民需求,优先调配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常用药,还派专业团队上门指导:帮他重新规划货架陈列,把儿童药、老年用药分区摆放,方便村民寻找;教店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,给老人讲解用药方法,甚至制作 “用药顺口溜” 贴在店里。更关键的是,嘉德开通了 “乡镇紧急调货通道”,哪怕李叔只需要几盒药,也能在 24 小时内送达,避免因缺货流失客源。“现在药店每月销售额比以前翻了两倍,村民有个头疼脑热,都愿意来我这,说‘李叔家的药全,还懂怎么用’。” 李叔说,嘉德的 “诚信” 不是简单的供货,而是帮他把药店变成了乡镇居民的 “健康小站”。16 年来,嘉德用这样的 “共生模式”,带动 300 多家合作药店成长,成为重庆基层医药市场的 “稳定器”。
服务担当:封控区里的 “送药微光”
“太感谢了!孩子的退烧药终于到了,你们真是救急了!” 去年重庆疫情封控期间,家住渝北区的陈女士隔着小区门,接过嘉德配送员递来的药品,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。当时陈女士的孩子高烧 39℃,家里的退烧药已用完,线上买药迟迟送不到,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嘉德医药。
接到需求后,嘉德立即启动应急服务,配送员小张穿上防护服,骑着电动车往封控区赶。路上要经过多个卡口,他提前准备好工作证明,一路沟通协调,原本半小时的路程,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。“当时小区不让外人进,我就把药放在门口的货架上,跟陈女士视频确认药品用法,反复叮嘱‘按体重给药,烧退了就减量’。” 小张说,那段时间,嘉德组建了 15 人的应急配送队,每天要送几十单药,很多都是像陈女士这样的紧急需求。为了保障供应,公司仓库 24 小时有人值守,员工们轮流加班,甚至有人直接住在仓库里。“药品是特殊商品,越是特殊时期,我们越不能缺位。” 嘉德负责人的话,道出了企业的 “服务担当”。除了应急送药,嘉德还向封控区社区捐赠了价值 10 万元的口罩、消毒液等防疫物资,用微光汇聚成守护健康的力量。
创新融合:山城特色的 “健康便利”
“张爷爷,您不用下楼,我把血压仪给您送上来,顺便帮您看看药快吃完没”—— 在重庆的老旧小区里,嘉德药师小周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楼梯间。山城多陡坡、老小区多无电梯,老人出门买药、测健康指标很不方便,嘉德结合地域特点,推出 “爬坡上坎健康服务”:药师定期上门,为老人测血压、血糖,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买药品;针对听力不好的老人,制作 “方言用药指南”,用重庆话标注药品用法用量;还在社区设立 “健康便民箱”,放置常用的创可贴、碘伏等,方便居民应急使用。
为了让服务更高效,嘉德还创新推出 “线上健康管家” 服务: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,就能预约上门服务、咨询用药问题,甚至能在线查看自己的健康检测记录。“以前想咨询用药,要跑老远的药店,现在在家拿起手机就能问,药师还会把注意事项用文字发过来,太方便了。” 家住九龙坡区的王奶奶说。这种 “地域特色 + 数字化” 的创新服务,让嘉德的健康守护更接地气,也让 “服务惠民” 的文化理念,真正走进了山城百姓的生活里。
16 年深耕,嘉德医药没把企业文化挂在墙上,而是用乡镇药店的成长、封控区的送药微光、老小区的上门服务,把 “诚信、服务、创新” 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温暖。当一家企业把地域特点、客户需求、社会担当都融入文化基因,自然能在守护健康的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,成为重庆医药行业里一张亮眼的 “暖心名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