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咳就停不下来?别盲目止咳,先分清咳嗽的 “真面目”
“咳了快一周,吃了止咳药也没见好”,秋冬季节,咳嗽成了很多人的 “小麻烦”。有人觉得咳嗽是小事,随便吃点止咳药就行,却不知咳嗽背后可能藏着不同原因,盲目止咳反而可能耽误事。今天就来聊聊咳嗽,教你科学应对。
咳嗽本身不是病,而是身体的一种 “防御反射”。就像眼睛进了沙子会流泪,喉咙有异物会咳嗽一样,它能帮助清除呼吸道里的痰液、粉尘、细菌等 “不速之客”。但如果咳嗽持续不停,就会变成负担 —— 影响睡眠、损伤咽喉,甚至引发胸痛、气喘。
不同的咳嗽,藏着不同的 “信号”。最常见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,往往伴有鼻塞、流涕,初期是干咳,后来可能咳出白色稀痰,一般 1-2 周会好转;如果是嗓子痒、阵发性干咳,尤其晚上或接触冷空气后加重,可能是过敏性咳嗽,比如对粉尘、花粉过敏;要是咳出黄色浓痰,伴有发烧、胸痛,要警惕支气管炎或肺炎;长期吸烟的人若出现慢性咳嗽,痰中带血,还要排查肺部疾病。
很多人一咳嗽就急着用止咳药,这其实是误区。如果是有痰的咳嗽,强行止咳会让痰液堵在呼吸道里,反而加重感染;只有无痰的干咳,影响休息时,才适合用止咳药。正确的做法是先判断咳嗽类型:有痰就先化痰,让痰容易咳出;干咳且影响生活,再考虑止咳。
应对咳嗽要 “对症处理”。感冒初期的干咳,可多喝水保持咽喉湿润,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;有痰咳不出时,可拍背帮助排痰,也能在医生指导下用化痰药。若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,伴有咽痒、咳痰稀薄色白等症状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安康宣肺止嗽合剂。它由荆芥、前胡、桔梗等多味中药组成,荆芥能解表散风,前胡可降气化痰,桔梗能宣肺利咽,多种成分协同作用,能起到宣肺解表、止咳化痰的功效,对于这类咳嗽能有效缓解不适。过敏性咳嗽要远离过敏原,戴口罩减少刺激;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,需遵医嘱用抗生素。
预防咳嗽,从生活细节入手。秋冬季节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;雾霾天外出戴口罩,减少粉尘吸入;戒烟并远离二手烟,因为烟雾会刺激呼吸道;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,减少感冒机会;家里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。
咳嗽虽然常见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学会观察咳嗽的特点,不盲目用药,做好日常防护,才能让咳嗽早日好转。别让咳嗽影响生活,正确应对,才能呼吸更顺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