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药店进药要对接 5、6 个厂家,现在找康大一家就够了,省了不少心”“偏远卫生院缺的急救药,康大总能第一时间送到,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”—— 在广东医药行业,提到广东康大药品营销有限公司,药店经营者和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总能说出这样的认可。自 2009 年成立以来,这家扎根珠三角的医药营销企业,用 15 年时间搭建起 “厂家直连终端” 的高效供应链网络,从药品采购、仓储配送,到专业服务赋能,成为链接医药资源与健康需求的 “关键纽带”,让好药更快、更稳地抵达百姓身边。

供应链破局:让 “好药” 不用 “等”
2009 年的广东医药市场,还存在 “流通环节多、配送效率低” 的问题:药店想进齐常用药,要对接多个厂家,不仅议价能力弱,还常因厂家产能问题断货;基层卫生院尤其是偏远地区的,急救药、慢性病药常常 “急用时没有,有了又过期”。看到这些痛点,广东康大成立之初就定下目标:“做医药供应链的‘优化者’,让药品流通更高效。”
为了打通 “厂家到终端” 的直达通道,康大做了三件关键事:一是深耕上游资源,与全国 300 多家正规药企建立长期合作,涵盖西药、中药、医疗器械等全品类,让终端客户 “一站式采购”;二是在广州、东莞、佛山布局 3 大现代化仓储中心,总面积超 2 万平方米,配备温湿度智能监控、自动分拣设备,确保药品储存安全,配送响应速度提升至 “珠三角当日达,广东省内次日达”;三是组建专业物流团队,配备 50 多辆冷链车和普通配送车,针对急救药品开通 “绿色配送通道”,24 小时待命,哪怕只有一箱药,也能紧急调配送达。如今,康大已服务超 1800 家药店、600 多家基层医疗机构,成为广东医药流通领域的 “靠谱伙伴”。
专业赋能:不止 “送药”,更 “懂药”
在康大看来,医药营销不只是 “卖药品”,更要为终端客户提供 “专业支持”。针对很多社区药店药师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,康大每月组织 “药师培训营”,邀请三甲医院医生、药企专家授课,内容涵盖常见病用药指导、药品不良反应处理、慢病管理知识等,还会结合广东地区高发的湿热感冒、骨关节不适等病症,定制 “岭南用药指南”,帮助药师更好地服务居民。
对基层卫生院,康大更是 “雪中送炭”:免费提供药品管理系统,帮助卫生院实现 “药品出入库信息化、效期自动提醒”,减少过期药品浪费;定期派专业团队上门指导,从药品陈列、储存规范,到用药咨询服务流程,手把手教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。在粤北某偏远卫生院,院长感慨道:“以前我们不懂药品效期管理,常有些药过期浪费;康大帮我们装了系统,还培训了 staff,现在药品管理规范多了,百姓来拿药也更放心。”

基层深耕:把 “健康保障” 送到 “最后一公里”
“农村百姓的用药需求,更不能被忽视”—— 这是康大始终坚守的理念。针对广东部分农村地区 “买药难、用药贵” 的问题,康大联合当地村卫生室开展 “健康下乡” 行动:一方面,以平价供应常用药、慢性病药,比市场价低 10%-15%,减轻村民用药负担;另一方面,组织 “流动健康服务车”,带着药品和检测设备走进村落,为村民免费测血压、血糖,药师现场解答用药疑问,还会把 “用药说明书” 翻译成方言,方便老人理解。
在湛江徐闻县的村落里,70 岁的王伯说:“以前买降压药要坐半小时三轮车去镇上,现在村卫生室就能买到,康大的药师还常来教我怎么吃药,测血压,比去镇上方便多了。” 截至目前,康大的 “健康下乡” 行动已覆盖广东 40 多个乡镇,服务村民超 20 万人次,让农村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药服务。
责任担当:特殊时刻 “冲在前”
15 年来,每当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康大都能 “挺身而出”。疫情期间,康大第一时间成立 “应急保障小组”,紧急调配口罩、消毒液、退烧药等物资,优先供应社区药店和基层卫生院,哪怕成本上涨,也坚持 “不涨价、不断供”;针对隔离在家的居民,康大联合药店推出 “无接触送药上门” 服务,累计配送药品超 3 万单;还向贫困地区捐赠价值 150 万元的药品和防护物资,助力当地疫情防控。
除了应急保障,康大还长期关注公益:设立 “康大健康助学基金”,资助医学专业贫困学生,已帮助 40 多名学子完成学业;每年世界卫生日、全国爱眼日等节点,联合终端药店开展 “公益义诊”,为居民免费检查、送药,用实际行动践行 “医药惠民” 的初心。

15 年深耕医药营销领域,广东康大从一家小公司,长成了链接医药资源与健康需求的 “中坚力量”。未来,这家带着 “责任与温度” 的企业,还将继续优化供应链、提升专业服务,让更多好药快速抵达百姓身边,为广东医药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