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,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其实在以前糖尿病并没有现在如此常见,这主要跟饮食习惯、生活习惯等导致的。
但即使在古代,也有不少人出现了类似的病症,中医称其为“消渴症”。
消渴症的病机为阴液亏虚。
针对消渴症,在历史的长河中,已经有不少名医专家对多个角度解析消渴症的病因,并认为其发病在于“阴虚”、“燥热”,在治疗上需要以清热润燥、养阴生津为主。
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有跟现代糖尿病相似的记载,他认为“过食肥甘厚味,热从中生,耗伤津液,发为消渴病。”。
除此之外,肾阳不足也是消渴症病机的一个重要方面。肾阳不足,即气不化津,积液不能上蒸于口,所以常见口渴,对应现在糖尿病“三多一少”中的多喝水;肾虚不顾,则尿多尿频,对应“三多一少”中的多尿。
而肺脾气血是导致消渴症出现的根本病机。人体的消化功效跟脾脏息息相关,而消渴症的发生与脾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脾胃虚弱是导致糖尿病出现的主因,其根本的病理变化在于脾的传输功能失常,从而引起水谷津液输布和利用的紊乱。而一旦脾失健运,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可致消渴病的各种证候,可对应于“三多一少”中进食多。
饮食不节、情志失调、素体虚弱,是导致脾气虚弱的原因,脾气虚弱则运化失职,津液不能上承以润肺,故口干多饮;气虚津液失于固摄,津液下流走泄,故小便频多;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,则燥热内盛,因而消谷善饥。
因此,想要改善消渴症,可以利用辨证治疗的方法,从症状入手,使用益气补阴、滋脾补肾的药物来缓解消渴症带来的口渴、尿频、脾胃虚弱等问题,如参芪降糖片。中医认为,出现“消渴症”的原因,是因为脾肾损伤,内火积热,耗损津液导致的。因此,在治疗上则会用到人参、黄芪、五味子等等益气养阴、滋补脾肾的中药材,或选用有同等功效的(万年青)参芪降糖片,来治疗消渴症,或现代的II型糖尿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