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早上起来喉咙像糊了层痰,咳不出咽不下”“讲完两节课,嗓子干得像冒火”“一到换季就喉咙痛,连喝水都疼”—— 很多人都有过被咽炎缠上的经历,却总把它当成 “上火”“感冒后遗症”,要么硬扛,要么随便买盒润喉糖应付,结果拖成慢性咽炎,反复折磨大半年。其实咽炎不是 “忍忍就好” 的小问题,尤其是慢性咽炎,长期不调理可能影响呼吸和吞咽,今天就教你分清咽炎类型,用对方法快速缓解,让喉咙恢复清爽。
先分清:你是急性咽炎还是慢性咽炎?别调错
28 岁的小学老师林琳,上周连续 3 天带早读、上公开课,突然觉得喉咙剧痛,咽口水像吞刀片,还发低烧,去医院检查是急性咽炎,医生说再拖可能引发扁桃体化脓;而 52 岁的张先生则是另一种情况:近一年总觉得喉咙有异物感,老想清嗓子,吃辣、抽烟后更严重,喉镜检查显示是慢性咽炎,和他长期吸烟、熬夜有关。
咽炎主要分 “急性” 和 “慢性” 两类,症状和应对方法天差地别,先搞清楚再调理:
· 急性咽炎:起病急,多由病毒 / 细菌感染、用嗓过度引发,喉咙突然红肿疼痛,可能伴有发烧、声音嘶哑、咳嗽有脓痰,一般 1-2 周能好转,但若处理不当,容易拖成慢性;
· 慢性咽炎:病程超过 2 个月,症状反复,主要是喉咙干痒、异物感(像卡了羽毛),早上起来可能恶心干呕,说话多了、接触粉尘后加重,很少发烧,但会让人烦躁不安。
很多人把慢性咽炎的 “异物感” 当成 “喉咙长东西”,越紧张越想咳,反而刺激咽喉黏膜,加重不适,其实找对调理方法就能缓解。
这些习惯,正在 “养着” 你的咽炎
咽炎不是突然找上门的,很多日常习惯会悄悄损伤咽喉黏膜,尤其这几类人要警惕:
· 用嗓过度人群:教师、主播、销售等长期说话的人,声带和咽喉黏膜反复摩擦,容易充血水肿,变成慢性咽炎;
· “重口味 + 吸烟党”:顿顿离不开火锅、烧烤,或每天抽半包烟、喝大量酒,刺激性物质会反复灼伤咽喉黏膜,让炎症难愈合;
· “空调房常客”:办公室、家里空调 24 小时开,空气干燥、不流通,咽喉黏膜缺水,加上灰尘、细菌漂浮,很容易引发不适;
· “感冒硬扛党”:感冒后喉咙痛不重视,没及时缓解,病毒细菌长期刺激咽喉,慢慢拖成慢性咽炎;
· “过敏体质”:春秋季花粉、尘螨多,过敏反应会刺激咽喉,引发干痒、咳嗽,长期反复也会诱发咽炎。
这些习惯看似平常,却会让咽喉长期处于 “受损状态”,炎症反复纠缠。
咽炎发作?这样应对才科学,别瞎吃药
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咽炎,找对方法调理,能少遭很多罪:
· 急性咽炎:先 “消炎止痛”,别硬扛
喉咙痛得厉害时,用温盐水漱口(250 毫升温水加半茶匙盐),每天 3-4 次,能减轻黏膜红肿;
若喉咙红肿疼痛明显,伴有口干、声音嘶哑,且无明显怕冷、流清涕等风寒症状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咽舒胶囊。其多由玄参、百部(制)、天冬、牡丹皮等中药材组成,遵循中医 “养阴清肺、解毒利咽” 的理念,能针对性缓解急性咽炎引发的咽喉肿痛、咽干灼热,帮助减轻咽喉炎症,为黏膜修复创造条件;
发烧或疼痛难忍时,也可搭配含服西瓜霜含片,临时缓解疼痛;别吃辛辣、过烫的食物(比如热汤、火锅),选择温凉的流食,比如粥、蒸蛋、凉面,减少咽喉刺激;多喝温水,也可以泡胖大海、罗汉果茶(每天 1-2 次,别长期喝),保持咽喉湿润。
· 慢性咽炎:靠 “养” 为主,对症用药
少说话、降低音量,避免大声喊叫,比如教师课间可含块无糖润喉糖,减少清嗓子的次数;
家里或办公室放加湿器,把湿度保持在 50%-60%,避免空气干燥刺激咽喉;
若慢性咽炎反复出现咽干、异物感,尤其晨起后喉咙干痒明显,伴有干咳少痰,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咽舒胶囊,通过养阴润燥的作用,改善咽喉黏膜干燥状态,缓解不适;同时搭配菊花、金银花、麦冬煮水喝(各 5 克,煮 10 分钟),每天 1 杯,辅助清热润喉;
避免接触粉尘、二手烟,雾霾天出门戴口罩,过敏体质者春秋季减少外出,或提前吃抗过敏药;别盲目用抗生素(比如阿莫西林),慢性咽炎多不是细菌感染,滥用抗生素反而会破坏口腔菌群,加重不适。
· 这些情况别拖延,必须去医院
如果喉咙痛到吞咽困难、呼吸困难,或咳出带血的痰、声音嘶哑超过 2 周,一定要及时就医,可能是急性喉炎、声带息肉,甚至更严重的问题,别硬扛。
需要注意的是,咽舒胶囊更适合阴虚燥热型咽炎(表现为咽干、咽痛、干咳少痰、舌红少津),若为风寒型咽炎(伴有怕冷、流清鼻涕、痰白稀、舌苔白腻)则不适用;孕妇、哺乳期女性及儿童用药前需严格咨询医生,过敏体质者慎用;服药期间忌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,避免饮酒,若用药 3 天症状无缓解,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。
预防咽炎,做好这 3 件事就够了
比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,做好这几点,让喉咙少遭罪:
· 护好 “嗓子”:用嗓多的人,每说 1 小时休息 10 分钟,说话时保持语速平缓,别刻意大声;
· 调好 “环境”:空调房每天开窗通风 2 次,每次 30 分钟;加湿器每周清洗 1 次,避免滋生细菌;
· 管好 “饮食”:少吃辣、少喝酒,多吃梨、苹果、银耳等润喉的食物;每天喝够 1500-2000 毫升温水,保持咽喉湿润。
咽炎不是 “治不好的顽疾”,关键是早发现、用对方法(如对症使用咽舒胶囊)。别再把喉咙不适当 “小毛病”,科学调理 + 日常防护,2-4 周就能看到改善,让喉咙恢复清爽,说话也更轻松。把这些知识转给身边总清嗓子的朋友,一起守护咽喉健康!